close
台南的老房子多,近年來陸續修復,台南逐漸回復歷史變革推移的面貌。
在老房子的餐廳用餐,尋找的不是味覺的記憶,而是圍繞餐桌的幸福感覺。
為了帶父親去參觀~321巷這些人那些事,先帶父親到公園北路上的香草花園用餐。
老房子配上昏黃的檯燈,氣氛更古拙。
天花板下故意裸露的樑柱,讓歲月毫不保留的展現。
老式的桌椅配合著房子的年齡。
七八十年的風霜雨露一起描寫老房子的故事。
餐點算是極大眾化的菜色...
份量不少,如同兒時一上餐桌,母親就絞盡腦汁讓一家老小快快樂樂的溫飽。
貝殼盤的曲線彷彿說著人生總會有曲折,吃飽了就認真幹活,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倒是幾乎忘了焗烤咖哩雞的香味,只記起洋式食物接軌源自於戰爭。
竹筒鮭魚蒸飯撒上了炒酥的櫻花蝦...
配上南瓜泥蒸蛋
明蝦
烤魚...日式風味餐於焉成形。
一杯紅豆冰沙倚窗...冬陽午正的台南,並不唐突。
沿著散步小徑的尾端是洗手間,枕木讓洗手間多了柴坊的味道。
父親望著窗外的道路不語,我想他的思緒一定翻攪洶湧...那些曾經在這條馬路上奔馳的歲月。
回憶中有歡笑眼淚,因為是這麼認真地過生活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