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體狀況允許,我很喜歡接送亮亮上學放學,因為途中亮亮會分享她的所見所聞。
今天早上亮亮覺得睡得不夠,吵著不想上學,不願意吃早餐。我告訴亮亮,阿嬤要去醫院抽血檢查,很快回來,然後送你上學。
雖然亮亮不置可否,我按照表訂計畫行動,抽完血由醫院回程,先打電話通知亮亮,阿公阿嬤要一起送她上學。
上樓帶亮亮,她順服的讓我牽著小手下樓,坐上車。
在車上我們討論「吃不下」與「吃不飽」的定義,亮亮知道「吃飽了」,因為從小吃完餐點後,就告訴亮亮說「吃飽了」。
當她吃不下時,她常說「我不想吃」或「我不要吃」。
漸漸的亮亮發現「不想吃」與「我不要吃」「我不喜歡吃」有差別,「不想吃」是胃口不好,例如剛剛睡醒時,或劇烈運動時。「我不要吃」「我不喜歡吃」是對食物不喜歡,大人常常會因此回答「不可以偏食」或「不可以挑食」,這會讓亮亮有種被否定的感覺,亮亮不喜歡這種感覺,因為她覺得自己是樂意嘗試各種食物的小孩。
還有一種情況是「吃飽了」所以「吃不下」,亮亮很想努力表達這種情況,卻都說成「吃不飽」,因為她以為「吃不飽」是「吃飽」的相反詞。
一邊舉例一邊討論這些詞彙要傳達的意思,亮亮逐漸對這些詞彙有較清晰的理解。
然後亮亮主動提出如果她吃不下了,可不可以說「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我回答可以,並告訴她這個詞如果對聽得懂日語的人說更好,因為其中還蘊含著感謝預備食物的人。
和亮亮認真對談中,學校很快的到了。
祝福亮亮今天有開心的一天,亮亮笑著對我揮手說再見。
下午,我要接連看放射腫瘤科門診聽取上次放射治療的果效,以及血液腫瘤科門診領取化學治療口服藥。
離開醫院正巧是可以順便去接亮亮放學的時間,於是由醫院直奔亮亮的學校。
上車後,車行一段路,停了下來,亮亮立刻問:「信号待ち」。意思是紅燈停止,等待綠燈嗎?
亮亮認真觀察阿公開車的狀況,有些對白。
分享今天在學校的勞作,是用紙摺的一支可以用嘴巴吹的笛子。
第三段影片分享學校下午的點心內容,特別談到點心要吃得快一些才有機會添第二碗,否則就只能去洗碗了。
除了錄到這三段影片外,亮亮還分享如何與姊姊兩人一起踩在報紙上。
第一關報紙整張攤開,和小姊姊一起踩在上面。(亮亮是上混齡班,會有小姊姊一起合作示範。)
第二關報紙要對折,第三關再對折。亮亮說:第一次挑戰到第三關就跌倒了。姊姊問亮亮:你故意跌倒就太爆笑了!
第二次挑戰時,亮亮和姊姊充分合作,緊緊抱在一起,完成五關。小姊姊很高興,說亮亮做對了!
學校老師認真寫的讚美卡,提供我們許多線索,可以拿來和亮亮分享學校生活。
有時透過老師紀錄的卡片,可以檢視亮亮主動分享的事,是不是描述正確。
一次次的對談,讓我們發現亮亮的成長,理解亮亮的心情,更享受了家人的親密關係。
謝謝亮亮,阿嬤太喜歡與你相處的點點滴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