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了中秋,天氣仍然悶熱,午餐還是希望清淡易入口。
家庭主婦常常需要處理剩飯,或是利用冰箱裡少量用剩的食材與剛剛被大量補充的食材進行混搭。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做了一鍋疊疊樂煮,也邀請亮媽咪及阿蒂一起進行廚房實驗室。
糙米飽足感較大,昨天晚上以糙米、花豆及白米一起煮的飯有剩,今天一定要先處理,計畫將它變成好吃的什菜濃粥。
先進行疊疊樂煮食材預備:
冰箱少量的西洋芹,屬於西洋芹的中心部位顏色較白,沒有西洋芹的漂亮綠色,因此這次疊疊樂煮要採取西洋芹的香氣為主。
昨天由好事多買了比較耐放的根莖菜類及菇類,作為疊疊樂煮的食材。
四支筊白筍切絲
二支紅蘿蔔刨絲,好事多的紅蘿蔔較為瘦長,但相當新鮮,水分很足。
買了一袋白皮馬鈴薯,很適合做馬鈴薯焗烤,不過今天我們疊疊樂煮要將馬鈴薯切絲。
一顆洋蔥切絲,洋蔥是非常好利用的食材,家裡隨時都備有洋蔥。
檢查照片,發現漏拍了杏鮑菇切絲的圖片。好事多的杏鮑菇個頭很大,用了兩支切絲,切杏鮑菇最好用陶刀,不鏽鋼刀較容易使杏鮑菇沾染了鐵器的味道。
厚底的原味鍋放入一匙的胡桃油,緊接著放入西洋芹拌炒,蓋鍋蓋三十秒左右就有香氣傳出,先將西洋芹盛出。
開始進行疊疊樂煮,首先在西洋芹盛出的熱鍋中,均勻撒入少許玫瑰岩鹽。
接著放入筊白筍,平鋪鍋底。
緊接著第二層要放杏鮑菇,一樣平舖。
杏鮑菇狀似海綿體,需要一點油滋潤味道會更香,我選用胡桃油搭配。
放了兩層之後,第三層要放上剛剛先拌炒過的西洋芹,利用西洋芹的香氣上下融合我們繼續要疊放的食材。
食材擺放仍然以均勻平鋪為關鍵。
在西洋芹上方要先疊放馬鈴薯,西洋芹有用胡桃油炒過,所以和馬鈴薯直接接觸,容易吸附油脂。
馬鈴薯的上面要放上洋蔥,洋蔥在這鍋疊疊樂煮中扮演釋出甜味的功能,因為蒸煮的洋蔥特別甜。
洋蔥的上面要放入紅蘿蔔,雖然紅蘿蔔較不容易煮熟,但是因為擺放在最上面,當蒸氣衝上來時碰觸鍋蓋,會將熱氣在往下灌回去。
紅蘿蔔上方,均勻撒上一些玫瑰岩鹽,利用粗岩鹽,透過研磨瓶,較容易分布均勻。
如果有時間慢慢烹調,可以不用加任何水分,以極弱的小火悶煮。
但是為了讓火侯更好控制,蒸煮時間縮短,這一次我加入少許(約一湯匙)的水,然後蓋上鍋蓋蒸煮。
另一口瓦斯爐上,利用一只湯鍋,將昨天晚上的剩飯,加入半碗雞高湯,兩碗水,小火悶煮。
這鍋雞高湯是以金針燉煮全隻土雞,雞肉烹煮時間恰到好處時立即取出放涼,將雞肉撕成雞肉絲另外它用(炒菜、涼拌沙拉、PIZZA的面料...等。),雞骨頭繼續熬煮燉湯,然後再將雞湯先冰存去雞油,雞油可以拿來炒飯,雞高湯則用保鮮盒冰存,隨需要使用。因此由好事多買一隻大土雞回來時,立即依此方法處理,這樣一隻雞在我們家,可以整整成為一星期配菜的變化。
亮媽咪及阿蒂相當好奇這一鍋疊疊樂煮,不掀鍋蓋要如何判斷到底煮熟沒?
我說:要完全靠鼻子仔細聞食物熟成釋出的味道。
邀請亮媽咪及阿蒂坐在餐桌前喝茶,一邊認真利用鼻子聞食物的味道。
鍋子漸漸熱起來了,西洋芹的味道明顯出來,因為事先拌炒過,所以熟成速度最快。
緊接著筊白筍(最下層)的味道出現,接著杏鮑菇,馬鈴薯的味道陸續出現,停留時間最長的是洋蔥,洋蔥的甜味瀰漫了整個室內。
我請她們注意,當聞到紅蘿蔔的味道時,就是這一鍋疊疊樂煮可以熄火打開鍋蓋的時候了。
滿滿一鍋,經過蒸煮,食材熟成軟化,大概變成半鍋份量,今天食材切絲狀,大約花了二十五分鐘左右。
此時利用長筷攪拌均勻。
盛放在大盤子中盡量散開,除了避免繼續熟成外,也可以快一點變涼,好放入保鮮盒儲藏。
用雞高湯燉煮的剩飯,糙米已經變得鬆軟了,加上一小部分疊疊樂煮的蔬菜,燉飯的內容就更豐富了。
將一粒青椒切絲,撒上少許梅粉,讓青椒的味道透過梅粉轉為溫和清甜。
快速與濕潤的燉飯攪拌均勻,盛盤。
大量的食蔬與米飯,少許油脂,缺了蛋白質,因此飯上加一粒太陽蛋,太陽蛋上少許鹽花,少許彩色胡椒。
享用這一餐,利用蛋白與蛋黃,以及加了梅粉的青椒,可以讓這一鍋以疊疊樂煮為基底的燉飯更加添味道的層次感。
疊疊樂煮讓大家享受了嗅覺與味覺的美好。
利用中午疊疊樂煮為基底,變化成晚餐的配菜。
花不到五分鐘,即可讓一道豐盛菜餚上桌。
一把四季豆斜切成片狀,用胡桃油拌炒殺青。
加入疊疊樂煮菜餚,拌炒均勻即可,顏色更豐富,滋味更甘甜。
食物用味道對我說話,這是我最快樂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