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敷在江戶時代初期被江戶幕府指定為直轄領地而繁榮,沿著流經此地注入瀨戶內海的倉敷川發展船運業,成為米、鹽、棉花等物資集散地,船隻絡繹不絕。
隨著儲藏貨物的倉庫增加,周圍也開始興建一座座富商優雅的住宅。因為倉庫的數量之多,使得這個地區有了「倉敷」這個地名。
運送貨物在陸上用板車,為了方便拉動板車,重要通道多鋪上石板,倉敷的石板路是這裡的古老印記。
對亮亮而言,沿著倉敷川發展的市街,有許多的驚喜,載欣載奔在石板路上的亮亮,又多了一份人生體驗。
一個地區的繁榮,會造就當地商賈的興起,對這些取之於大地與人民的機會,懷抱感謝之情回饋地方的商家,其實不多見。
然而在倉敷地區,我們看見了出生於倉敷富貴之家的大原孫三郎。
大原孫三郎年少輕狂,在東京唸書時每天蹺課玩樂,曾欠下高達一億日圓的債務,後來被父親拖回家軟禁。
他痛下決心改過,繼承了倉敷紡織之後,不但大力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設醫院、研究改善農業的方法,還捐出數百億元資產,救濟因日俄戰爭失去家園的孤兒,可說是「具有社會主義思想的資本家」。
常春藤廣場原是明治時期倉敷紡織所的紡織工場,仿照英國的工場而建成,成了現在的紅磚建築群。倉紡利用前紡織倉庫建立了一個紀念館,展示該公司創業到現在的歷史。紅磚建築群中還包括了博物館,餐館和酒店。
昔時的紡織廠外圍,因著人潮發展出成熟的街廓,經過整修現在與常春藤廣場形成觀光園區。
在這些帶著歷史故事的石板路上,亮亮時而靜坐觀察,時而緩步沉思,像個小小哲學家。
亮亮問:「爸爸,我有擋到你的鏡頭嗎?」
照片右側是大原孫三郎舊宅邸,左側則為大園孫三郎為妻子特別建築的別莊。正中央的希臘式建築則為大原美術館。
大原孫三郎非常欣賞日本畫家兒島虎次郎的人品與才華,提供他終身援助,兒島虎次郎因此多次留學歐洲。
為了讓日本畫家接近西洋藝術,兒島虎次郎說服大原孫三郎收集西洋名畫。得到大原孫三郎的賛同,兒島虎次郎開始在歐洲採購西洋繪畫。
兒島虎次郎也沒有辜負大原孫三郎的信任,精心挑選了埃爾‧葛雷柯、高更、莫內、馬蒂斯、雷諾瓦等人的作品,大原美術館的起點就是兒島虎次郎從歐洲帶回倉敷市的這一百多幅畫。
知遇的故事是倉敷的人文養分。
日本作家城山三郎曾經以「我的眼睛,可以看見未來十年沒有的光景。」,來為明治時代的日本實業家,大原孫三郎的一生下了這樣的註解。
當亮亮拜訪這些由大原孫三郎回饋地方的建設時,多麼盼望亮亮可以學會用感謝的心去領受這些美好的經歷。
發源於岡山縣的民間故事桃太郎,大家耳熟能詳。
在常春藤廣場外,特別設置了桃太郎機關博物館,館內展出了以桃太郎為主的浮世繪,古書及視覺錯覺之各種特殊裝置。
位於美觀地區入口附近的倉敷物語館,是利用江戶時期到明治初期保存下來的古民居東大橋家住宅的堂屋、大雜院、門,倉庫等進行全面修復而設立的旅遊文化設施。
亮亮在倉敷物語館裡的淘氣模樣,吸引了不少日本婆婆媽媽的眼光。
倉敷物語館於2009年4月24日開館,除了設有展示室介紹倉敷的歷史與街道外,還備有對外出租的日本式房間和會議室,多功能大廳等。
在整個倉敷美觀地區總計還保留500多棟三百多年前的優美建築,其中包括100間左右的倉庫。
這些黑白相間格子狀的牆面,是倉敷最耀眼的顏色,小巷弄中,有商家、有藝廊,無論是展示創作或販賣商品,都有獨到的特色。
在這家名叫十露的創作藝廊前的亮亮,忍不住也擺出各式各樣的Pose。
狹窄的石板巷弄胡同叫做「日淺」,還有白壁黑瓦的なまこ壁(海鼠壁)是用方形屋瓦當牆面,白色灰石塗在接縫,以抵抗海風侵蝕。
海鼠壁使倉敷散發一股特有的魅力,成為日本人最喜歡造訪的懷舊小城。
藏身巷弄間,店名叫做「八蒲鉾」,蒲鉾(かまぼこ)中文意譯為「魚板」、「魚糕」,是日本一種以魚漿為原料而製成的食品。
蒲鉾所使用的魚是白身魚,即魚肉為白色的魚種,有別於魚肉為紅色的赤身魚。將魚肉搗碎磨成糊狀後,置於日本冷杉或白檜等較無氣味的木板上成型,然後經過蒸或烤等工序即製成蒲鉾。
亮亮彷彿就像那被差派去買魚板的小女孩。
亮亮在倉敷的あずみ手打そば吃午餐,手作蕎麥麵用帶殼的蕎麥直接研磨成粉,顏色為黑褐色,兩種口味冷蕎麥麵及親子蕎麥麵,還附有野蔬飯。
飯後亮爸亮媽帶著亮亮到富來屋本舖和茶房享受甜食,あんみつ有和果子湯糰加上紅豆泥及鮮奶油。
平日對甜食有所節制的亮亮,吃完了甜食,忍不住就在店門口合掌說了:「ごちそうさん!」
上個禮拜日本NHK電視台2013年拍攝的作品「ごちそうさん」(謝謝款待)開始在緯來電視台播出,和亮亮討論了「ごちそうさん」的意義。
「ごちそうさん」的漢字寫成「ご馳走さん」,意味著四處奔走張羅食物的不易與辛勞,因此我們對於食物要懷抱感謝之心領受。
希望亮亮能體會自然食物的美味,對大地大海的出產能夠心存感激。
這張可愛的照片,似乎說明了亮亮已經領略一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