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亮亮Skype時,幾乎每次都會討論到吃了甚麼美味的菜?
給亮亮充分的味覺與嗅覺刺激是我和亮爸媽都認同的,我們覺得可以體會食物的原汁原味是人生的幸福。
於是亮亮嘗試各種蔬菜、水果、魚肉,不偏食成了最好的生活習慣。
常常用小貨車載栗子南瓜在路邊賣的年輕人,車上多了一種長得像是洋香瓜樣子的瓜,我以為又是新品種的南瓜,結果他說:是芋頭冬瓜。
還驕傲地告訴我:栗子南瓜吃起來有栗子香,芋頭冬瓜吃起來有芋頭香。
忍不住好奇心,買了一個回家嚐嚐。
對半切開,瓜囊的確像冬瓜,味道聞起來也是冬瓜的味道。
因為沒嚐過,想先了解它的原始味道,清水水煮比較能夠保持食物原味。
蓋著玻璃鍋蓋觀察燜煮狀態,感覺已熟透,掀開鍋蓋,奇妙的卻聞到陣陣芋頭香。
起鍋前,滴了幾滴胡桃油。
灑上一點白胡椒,趁熱嚐鮮。口感完全與冬瓜同,香氣則多了芋頭香。
我想這如果拿來煨排骨,應該不錯。
食材種類繁多,選對好食材,就踏出美味的第一步。
比如說亮亮的外婆很懂得買蚵仔,她買的蚵仔永遠是碩大肥美又沒有泡過水,炒蚵仔絕對不會出水,煮蚵仔湯,蚵仔絕對不會縮水。
我覺得亮亮的外婆是蚵仔達人。
這一盤炒酸菜蚵仔,我用胡桃油炒香蔥薑蒜末,放入酸菜炒幾下,讓酸菜有了胡桃油的滋潤而不澀,再放入洗淨的蚵仔,一湯匙醬油,少許糖,拌炒均勻,真是下飯的好料。
馮家牛肉的滷牛筋拿來煨山東大白菜,大大常說這比魚翅羹更好吃,這道菜也是妹妹的最愛。
加了紅椒風味酪梨油的雞胸肉絲抓一把與芹菜拌炒幾下,也是一道高纖營養好菜。
買兩塊雞胸肉,蒸熟撕絲拌些紅椒風味酪梨油或胡桃油,保鮮盒分裝冷藏或冷凍,方便好用。
茄子需要要油脂才可以呈現絕佳美味,但是狀似海綿體的茄子卻又太容易吸附油脂,導致過油。
有個技巧,鍋中放入適量胡桃油(味道較香),對切後茄子迅速泡水後,含水排入煎鍋,皮朝下,為了定色又不會吸附過多油脂,開火,蓋鍋蓋燒,若太乾怕燒焦,可加入少量水,等茄子軟化後加入調好的醬汁(芝麻醬、醬油,少許糖拌勻),再燒幾分鐘後起鍋。有這道菜,會忍不住想多吃一點飯。
剛剛上市的黃金筍價格還蠻高的,一斤約一百元,這種筍子有著絨布般棕色外殼,聽說由雲南引進,目前在台灣種植的面積不大,屬於不用覆土可以露出土外曬太陽的筍子,比綠竹筍個頭大,但肉質卻鮮嫩清甜。
賣菜的太太如果有黃金筍可收成時,會事先提醒我要去買,通常我會多買一些,回家後先全部一起煮熟,放冷之後冷藏,可以吃涼筍,也可以切絲(為增加口感,切粗絲)用酪梨油與蝦米一起炒,相當美味。
阿蒂問我:是不是很喜歡吃筍子啊?
她告訴我在印尼筍子是不要錢的,隨處挖就有。
我說在台灣,筍子還蠻貴的,阿蒂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她倒是有個結論,就是我做的筍子,比她在印尼吃的要好吃多了。
最後芋頭冬瓜湯有了升級版,放了幾粒香菇丸子。
為什麼愛做菜,做菜有人說好吃,是我的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