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0443

二十幾年前,一次到佛羅里達鄉下的旅行,住宿的旅館中,發現一本類似農民曆的冊子,記載著何月何日該播種那些時蔬五鼓,當時驚訝於不同的國家時空,農夫竟然擁有相同敏銳的觀察,記錄了萬物成長的經驗,所有的文明就由生產糧食滿足肚腹開始。 

春秋開始有了關於季節的記載,逐年累月的成熟,終於明確記錄了二十四節氣。以春、夏、秋、冬四季為周期,是地球繞太陽旋轉的反映,二十四節氣在純屬農曆中以天文學的角度注入了陽曆成分。

人們把黃道分為三百六十度。黃道與赤道相交的兩點為春分點和秋分點。春分點為黃經零度,秋分點為一百八十度。整個黃道每十五度被分為一小段,共計二十四小段,兩小段之間的交點就是一個節氣。所以節氣它每年在公曆上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各年之間最多相差一天;在農曆上,節氣的日期則是不固定的,各年之間有時可相差許多天。

當氣球暖化,漸漸的節氣所表現出的天候狀況,不再是我們熟知的情形,例如驚蟄時,未聞春雷,春雨就慢了一些。關於節氣有不少諺語,年幼時經歷白河大地震,在我內心形成好大的陰影,每次地震就會過度恐慌。我的外婆總會有一些諺語唸給我聽,讓我覺得地震也是好事,印象最深的就是「春動,草木生。」

身體不健康的人,身體調節的能力變差,溫度、濕度的變化,身體反應不及,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有句古話:「老人最怕節氣下。」今年的清明時節對我來說如同最長的一日,吃了化療藥物,副作用開始,腹瀉、皮膚癢之外,還有全身疼痛,因為大大在家,於是決定吃止痛劑,讓自己輕鬆一點,可以安心休息。

除了節氣之故,身體為何有這麼劇烈的反應,我想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心情吧!

總算過完了清明節…

但願我學會了隨遇而安...

可以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隨著節氣的變化花開花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