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25 Wed 2012 09:48
亮亮學習轉換環境
- Jul 21 Sat 2012 20:48
亮亮回到台南的家了
亮亮今天好忙喔!行程滿檔...
一大早起床準備,換好衣服,搭車到大阪關西機場。因為爸爸媽媽兩人搭不同的航空公司飛機,前後差一個半小時,為了配合爸爸的班機,我得提前出門。
上飛機前,媽媽將我餵得飽飽的,所以一上飛機我就呼呼大睡。聽說,表現得很合作。
下飛機,舅公來接我,送我們去搭高鐵,到了台南,爺爺來接我們。
回到家,我推著馮爺爺送來的呱呱車重新認識環境。上一次離開家我是五個半月,這一次回來,我已經滿一歲了!
- Jul 17 Tue 2012 00:39
失落與哀傷~面對死亡與悲傷輔導
對於格友們的留言,很多都值得細細思索與回響,但是我的時間與體力實在有限,常常令我扼腕嘆息,希望大家見諒。
這份2011年12月22日與長榮大學護理系的學生分享的面對死亡與悲傷輔導的課程簡報,我終於完整的擷取成jpg圖檔,先放上來,這樣才能較完整的表達我的看法。當然其中仍然有許多可以深入詳談,就看機緣如何了!
- Jul 16 Mon 2012 22:58
海洋節 亮亮與海豚近距離接觸
每一年七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日本的海洋節(海の日うみのひ),全日本各機關行號學校休假一日。
日本政府為了培養國民保護海洋的生態環境而自1996年起設立海洋節。另外還有一說是這個季節水母會少一些,可以安心在海邊遊玩。
不管理由如何,Jay今天休假一日,巧合的是去年七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七月十八日正好是亮亮誕生的日子,因此Jay去年因為海洋節連休加上年假,可以陪Karen待產,一起迎接亮亮出生。
- Jul 13 Fri 2012 21:35
讓愛成為一種能力
- Jul 11 Wed 2012 23:21
可以事先預備的祝福
今天在候診室遇見一位病友,她問我回診是為了甚麼?
我說主要是上星期做了標靶注射治療,今天要驗血看白血球及血小板的情況,以便繼續服用化學治療藥物。
坐在鄰座另外有一對夫妻候診,妻子主動與我攀談,她想了解甚麼叫做標靶治療,和化療有甚麼不同?
- Jul 10 Tue 2012 21:50
謝謝你的點播 蘇打綠的相信
- Jul 10 Tue 2012 19:53
陪伴是最好的行動
這是2011年12月與護理系學生談悲傷輔導的課程其中一張投影片,先前已陸續分享過幾張。
昨天就想寫幾個字,讓關心我的朋友與家人放心,但是可以上網的時間極為零碎,就算上了網,也很快地被一些突發的工作絆住,於是無法完成。
上個星期進行新的療程,加上感冒及熱爆的天氣,身體是跟不上腦子思考的進度,不可否認是有些沮喪,但是我會立刻心念一轉,原來我還可以自由思考,仍然值得感恩。
- Jul 07 Sat 2012 21:22
亮亮周歲拍寫真側錄
亮亮到攝影公司拍周歲的照片,這家公司專門拍嬰幼兒的成長紀念照。
拍攝時家長可以錄影側拍,但是不可以拍攝照片。
服裝由攝影公司提供,家長預約時即可以先行選好服裝,拍攝時間基本以一個小時為單位,費用則以選取照片張數計價。
亮亮這一次比上次拍百日成長紀念照時,更活潑自然,很期待這一次的作品。
- Jul 04 Wed 2012 23:35
讚美是進步的動力
前言:為了回應大家對我的關心,我很努力將今天的門診情況做個報告。感冒的部分改善很多,希望今天的標靶注射及口服化療藥物可以改善其他問題。謝謝照顧我的醫護人員,謝謝為我祝福的朋友,給了我很多新的力量。謝謝大家!
今天下午有兩個門診,傷口護理治療是由傷口護理師在整形外科的門診做治療,另外一個是血液腫瘤科門診,醫師處方標靶治療針劑然後到注射室打針。
生病以來我一直都很感謝在這裡服務的護理師,因為她們都用心去思考如何幫助我,讓我可以擁有一個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下午在注射室又遇見束華護理師,她的靜脈注射的技術精湛。五月那一次要注射標靶針劑時,由於好幾條血管不是瘀血就是彈性不好,很不容易注射,沒想到束華護理師找了食指關節的小血管,很精密的就將軟針頭埋入了,順利的注射完成。
- Jul 02 Mon 2012 21:33
七月二日亮亮11M14D
- Jun 30 Sat 2012 21:40
感謝清單~蔬菜牛尾湯與小可周歲
絮絮叨叨的說自己感冒了,沒有力氣。
馮媽媽看了部落格,馬上來了一個電話,說是為我預備了牛尾要我燉一鍋湯喝。
我說很懶很懶不想動,馮媽媽說要將材料全部為我預備好,我只要全部放入鍋中即可。
- Jun 25 Mon 2012 22:37
國文老師上課了
感冒了,頭痛、咳嗽、流鼻涕,整日昏昏沉沉,東忘西忘,漏掉了許多該做的事。
格子逛少了,留言來不及回覆。
放自己一馬,放空,好好睡一覺,希望可以恢復體力。
好朋友又傳來笑話一則,讓大笑成為良藥。
- Jun 24 Sun 2012 23:41
禱告
今天讀到這一段話,得安慰!
有人說得好:「不要告訴上帝,你的風浪有多大;而是要告訴風浪,你的上帝有多大!」
生活中確實常有困難,但不要只聚焦在困難上,而忽略耶穌的大能,也不要忽略有祂的同在和照顧,要相信主有能力解決我們人生的困難,讓我們在人生的大風浪中,仍然信靠祂,尋求祂的幫助,不隨便埋怨祂。
全然信靠祂,活出更平靜安穩喜樂的生活。
- Jun 23 Sat 2012 23:52
看那悠悠流水年華 (下)
2007年12月
生命再度來到十字路口
以這一篇在 生命轉折處 發現世界的美好 來說明部落格開啟的原因。
選擇沒有開刀治療順其自然的方式面對我的癌細胞,以積極正向的方式安排罹癌之後的生活。
2009年12月,結婚29周年時,我們回到當年誓約的教堂,散步在當年我想脫掉高跟鞋逃走的小徑上,重新站在教堂前,滿滿的感恩湧上心頭。
- Jun 23 Sat 2012 21:14
看那悠悠流水年華 (中)

婚前預備
在我即將畢業之前,大大認為所讀的研究所不符他的興趣,於是毅然決然先去服兵役,在清泉崗當醫官。假日時,為了他可以探望父母也能同時看到我,所以我們決定由我南下新竹,於是我終於與未來的公婆見面了。
自小我就很有長輩緣,媽媽教得不錯,我算是蠻會做家事的。燒飯做菜對我來說很簡單,因此我信心滿滿覺得自己應該不討人厭。
記得當時婆婆問我為什麼知道洗碗要洗碗底的凹槽,我說從小學開始幫忙洗碗,我就這麼做了。她還說了一句:不錯!我以為她應該能接受我,可是沒想到真正的評價才剛要開始呢!
- Jun 22 Fri 2012 23:52
看那悠悠流水年華 (上)
幾個段落式的回憶都是精采有趣的片段,最後來一篇總體性的回顧,看那悠悠流水年華,累積了多少歡笑,流下多少眼淚。有得意、有失意;有驕傲,也有懊悔。
童年
誕生在台糖宿舍的我是爸媽的小公主,我玩的洋娃娃和我一般大,小小年紀就有好看的繪本故事,也有爸爸親自播放配口白的幻燈片故事,騎爸爸手作小木馬,開爸爸製作的小汽車,穿媽媽設計的漂亮的衣服。
- Jun 22 Fri 2012 02:30
Is Athena here?
- Jun 22 Fri 2012 00:01
會逗阿嬤開心的亮亮
- Jun 21 Thu 2012 15:14
太太對於先生所說的“我愛你!”戲劇性反應
- Jun 19 Tue 2012 23:34
因為物理治療而豐盛生命
本文原刊登於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月刊 2004-07-12,當時只有文字,沒有照片,這篇文章所敘述其實大都是生命的回顧,所以將其歸入清理中的感謝類別,藉此說明與大大認識、結婚、生子...等等轉折,並補上部分照片。
因為物理治療而豐盛生命
回顧過去日益增長的年歲,應該可以將自己的生命分成數個階段,這些階段就像是長河中的轉折與衝突,讓水面蕩起漣漪、激起水花。點點滴滴匯集成現在的我。
- Jun 18 Mon 2012 23:01
去夏威夷頭上要戴花
前言:花媽悄悄話留言,說我是她部落格的第一位好友,要我接棒寫回憶文,我答應了,但請花媽不可以給我時間壓力,花媽也答應了。和ㄚ頭一樣,心裡總有個疙瘩,不能欠著,學一下智愚先以這一篇頂著,我會陸續補齊的,這一生很精采,要花一點時間整理啊!看倌們,要有點耐心喔!
去夏威夷頭上要戴花
為了清理兩個舊行李箱,湧起了一波波的旅行記憶。
這只大紅色的硬殼行李箱是1980年12月購買,裝著禮服與首飾隨著我嫁給大大。然後這只行李箱伴著我一趟又一趟的漂洋過海旅行。
- Jun 17 Sun 2012 20:35
祈願可以許花蓮一個藍天
昨天到今天,花蓮不平靜,一會兒雨、一會兒震,美麗的後山彷彿承載了一些哀愁。
今年一月八日有一趟兩天一夜的花蓮之旅,但是回來後陷入一場皮膚過敏的大作戰,接著又引發帶狀泡疹,於是探訪花蓮的照片被放在電腦裡沒有整理。
五十年前隨母親服務的學校同事去花蓮旅行,五十年後陪父親參加在花蓮舉辦的員工旅遊及尾牙宴,陪母親與父親遊花蓮當中竟然間隔了五十年。
- Jun 16 Sat 2012 23:40
晚安之前的省思
- Jun 15 Fri 2012 21:06
我愛你
今天有點像轉陀螺一般...
剩下給自己的時間都很零碎,在這些零碎的時間裡,看了書,回了幾則留言。
讀了一篇讓自己深受感動的短文,想起Jay送我們的一幅畫,要我們掛在臥房裡,提醒我們要相愛到老。
- Jun 14 Thu 2012 19:17
零極限的美好生活的奧秘
書名:零極限的美好生活~世上清理最久的人教你時刻體驗四句話的神奇
作者:KR(Kamaile Rafaelovich)
出版日期:2012 年04 月 25 日
記得多年前曾經因為業務上的緣故,拜訪一位開水晶藝品店的老闆,他的店裡收集了許多非常特別的水晶礦石,讓我驚呼連連,為何一塊大石頭裡會有這麼美麗的結晶世界。
我問他:「平日如何行銷這些礦石?」
沒想到他回答我說:「不用啊!水晶會自己找主人跟著回家。」
當時聽了他的回答,更驚訝了!感覺有點神祕主義,就沒有繼續追問。
在本書中作者也提出類似的論調,認為所有的物品皆有真實自性,並不只是單純讓人買走而已。即使是相同形狀的商品,與其相遇的時間點和方法也會因為不同物品而不同。
賣場裡有些商品希望繼續待久一點,也有些商品等著你的到來。只要身處於進行清理的狀態,即使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你也會自然的在神聖的存有之下,採取正確的行動,這就是「真正的自己」。透過真正的自己所接觸到的物品或資訊,都會以原本的完美狀態提供你最適合的東西。
然而並不是這份神祕論調,吸引我看這本書,主要是整本書中的關鍵字「清理」。關於「清理」這個行動是我這一、二年正在進行的,我想知道自己與作者之間對於「清理」認知的異同。








好友
{{ article.tit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