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在Line留下訊息,要寄咖啡給我。
我看了,沒有回覆,不想讓妳破費。
妳堅持回家翻箱倒櫃,好不容易找到了地址,咖啡豆寄到了!
在FB留言給妳,說一聲謝謝!咖啡收到了!
順便告訴妳,最近似乎喝咖啡止痛成癮,又發懶,總依賴朋友做成掛耳包,懶懶散散的沖杯熱開水。
妳說:是寄豆子,要磨,有點麻煩。
隨口問妳:水溫要控制在幾度?
在妳的字裡行間,我彷彿看到妳臉上的笑容,因為妳說考倒了,在公司都是咖啡機自動控制的,妳沒有注意。
這下子挑起我的興趣了,我說我來好好研究。
一早開封,淺淺的豆香由袋子竄出。
兩種豆子,由色澤感受烘焙的程度略有差別。眼力沒那麼好,不知道配比的實際狀況。
認真地清理了磨豆機,用刷子仔細地刷乾淨。草率了好長的時間,這一刻如果不好好的做這件事,就愧對了妳的好意。
來自印尼的曼特寧與來自南美的巴西在磨豆機齊舞,彼此對話,互相交融,瞬間迸發了濃郁的香氣,曼巴知遇的碎裂不就是為了馨香之氣。
而我們的知遇是為了讓生活由壓力釋放,學習彼此在歲月淬鍊下的智慧。
磨豆機老化,其實磨得不夠均勻。家人共享,要煮好幾杯,就簡單的用美式壺煮,有點暴殄天物。
給自己的,決定手沖,好久沒有執起鵝頸細口壺了,果真經歷手沖的過程,有了絕然不同的享受,無論是視覺或嗅覺的品味。
給自己煮一杯咖啡,如同在自己的感官與咖啡豆、水溫之間找尋默契。
默契對了,有一杯好喝的咖啡;心情對了,有一杯絕頂好喝的咖啡。
刻骨銘心的友誼是這樣開始的,我們的第一次對話。
我說:花器很有型,可以沉穩的襯托葉。
妳說:花器被象徵為大地、金屋或精舍,別緻高雅的花器確實有加分效果。
爾後,我們談了風花雪月,以及風花雪月背後的故事...
為妳寫了
那一年是2012年的五月...
台灣是可愛的地方,因為有像我們這樣的一群人。
謝謝妳,我親愛的朋友。
謝謝妳,選了發源於台中的曼巴,讓我回想起年輕時的咖啡館,那些老家具木頭裡扣住的咖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