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色盤讀書會的歷史故事

讀書會.jpg 

加入調色盤讀書會轉眼已一段時日了,隨著書籍的閱讀漸入尾聲,心中對調色盤讀書會緣起的好奇反而與日俱增。

趁著空檔忍不住就問起讀書會組成的緣起,聽著秀美老師及素英娓娓道來,才發現這個讀書會的背後的初發心是如此的美麗。

秀美老師聽了一場楊茂秀教授的演講,深受感動,進而參加楊教授的說繪本故事的培訓,由甄選通過、上課寫報告、到實習,那是一段十分嚴謹的訓練過程。也正因為嚴謹,讓學習的品質極為精緻,親子的互動關係也得到大幅的成長。素英擔任仁德國小媽媽義工團的團長時,邀請秀美老師將這個說故事的系統帶入仁德國小,進而成立了媽媽讀書會,爾後當這一群孩子脫離國小階段、甚而有些孩子也進入大學之後,這一群媽媽回到社區的圖書館,仍然持續學習與成長的讀書會傳統,每兩星期一次的群聚,讀書、話家常,分享與分擔生活中的點滴。

來到仁德圖書館的讀書會成員,決定為讀書會命名,細心思量之後,投票表決為「調色盤」,因為調色盤上有一格格的分隔,置入不同的顏料,然後以彩筆調和,揮灑成一幅幅的彩圖。這一格格不同的顏色象徵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原生家庭,各自說自己的故事。如同哈佛大學教授勞伯寇兒(Robort Cole)在他的名著「故事的呼喚(The Call of Stories)」中表示:「認真說故事給人家聽與認真聽人家說他們的故事,都是對人最大的尊重。」因著這份尊重,才能有合作的思考與行為,也才能有共同的行動。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十八年來,致力於兒童的閱讀、思考、生活應用方面的開拓,無論是孩子的視野拓展或是心靈成長上,有著一份堅持與卓越的貢獻。有幸在共同閱讀中,看見這一群媽媽的用心與付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