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時期的社會行為模式為依附特定對象,通常以主要照顧者為焦點,不易接受他人,因此我們常會說「孩子很黏人」。嬰兒依附特定對象的行為模式主要目的是尋求安全感,所以當嬰兒在害怕、疲倦或身體不適時,依附行為表現就特別明顯。

安全被信賴的依附關係,對於孩子的情緒發展與社會行為的建立有重要關係。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接受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分離,願意接受除了母親、主要照顧者之外的人、事、物,進而發展到獨立自主的社會行為。

DSC05555  

由於亮亮在出生後兩個月到現在已經有七次飛航經驗,雖說每一趟飛航時間只有三小時,然而加上前後至機場的交通時間,每一次移動大概都要花上十個小時,對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周歲前,我們藉由調整孩子的生理時鐘,讓亮亮在飛機上有較長的睡眠時間。周歲之後的亮亮逐漸從依附關係發展到喜歡探索周圍的環境,旺盛的好奇心及對睡眠時間的需求大幅減少,已經無法讓亮亮在飛機上長時間睡覺,亮爸爸媽媽開始進入嚴峻的考驗。

亮亮的朋友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亮爸爸媽媽藉著亮亮依年齡發展的社會行為特性,更用心幫助亮亮建立飛航的準備。這個時期嬰幼兒重要的社會行為之一是對喜歡的事物特別專注且養成習慣。例如:讓玩偶擬人化與亮亮做好朋友,陪著亮亮為每一個玩偶命名,以命名稱呼玩偶,如同我們稱呼亮亮的名字一般,亮亮與玩偶之間有了互動的行為。

好朋友排排坐  

亮爸爸事先告訴亮亮只有一位玩偶可以隨行,亮亮必須在出門之前選定一個玩偶與她一起搭飛機。出門前幾天,為亮亮準備一場選秀會,與亮亮討論帶誰出門最適合。

 

亮爸爸說:「亮亮,你想帶哪一個朋友,陪你回台灣看阿嬤?」

亮亮很認真的思考,每一個玩偶都摸一遍,拿了一個起來,看一看、抱一抱又放下。

各有自己的名字

亮爸爸就靜靜地陪著亮亮,直到亮亮選了小熊維尼及咪露將。

亮爸爸把小熊維尼及咪露將排好,亮爸爸問亮亮說:「小熊維尼是不是比咪露將大?」

P1050789 (2)

亮亮開始有一點大小的概念,亮爸爸引導亮亮注意小熊維尼太大,要裝到亮亮的背包裝不下。亮亮點點頭,亮爸爸接著說:「帶咪露將回去看阿嬤,阿嬤一定也很想念咪露將。」

我在Skype這頭也幫腔說:「亮亮帶咪露將回來台灣,阿嬤幫亮亮及咪露將買新衣服!」

幾番取捨斡旋,亮亮終於選定了咪露將。

接下來可以利用與咪露將對話,將飛行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項,一遍又一遍的說明。

亮亮成了咪露將的照顧者,激發了榮譽心,就會表現得更好。

DSC05575

阿嬤也依照約定幫咪露將買了一套上學穿的衣服,這一次我們要藉著換了新裝的咪露將,教導亮亮外出時要戴帽子及背背包。

DSC05577  

帶咪露將搭飛機的亮亮,有了一趟愉快的旅行。

只要用心,每一個階段都會發現孩子的亮眼表現。有智慧的陪伴,讓孩子的發展更穩健。

arrow
arrow

    E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