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不來的冬天

「暖冬」隨著即將於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遷會議,而在報紙上天天被大幅度的報導著,當台灣的漁業養殖發展出魚塭養殖烏魚之後,烏魚不隨洋流而來的冬天,還有多少人關心。當我們天天倡議著節約碳足跡的時刻,而我們又親身力行多少。當2012的電影成為生活的話題,我們還能有多少安身立命的空間。

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容易,該嘗試看看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第一步先在陽台上的開心農場學做蜜蜂,幫苦瓜人工授粉吧!

下一次看到我,就唱小蜜蜂嗡嗡嗡...

台灣發燒了!餐桌食物大逃亡

引用: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201/122/1w14l.html

更新日期:2009/12/01 16:09 文/蕭富元.彭昱融

烏魚不來的冬天、蜜蜂消失的春天,喝不到鮮奶、買不起麵包、好魚好肉少了……。這不是遙遠的未來才會發生的事,極端氣候正在衝擊台灣的農漁牧業,更影響你的每一餐,食物大逃亡,台灣不能再拖了!(哪些食物正在逃亡?http://www.cw.com.tw/issue/6c/)

全球矚目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即將在十二月七日召開。氣候變遷正在影響我們的生存,從昆蟲、動物、植物到人類,無一倖免,幾乎都成為氣候新難民。

不知不覺中,餐桌上的食物,也因為氣候變遷,悄悄發生了「政權輪替」。過去年夜飯必定上桌的烏魚子、老饕最愛的鮪魚、白鯧、黃魚、鮭魚、九孔、蜂蜜等等,正在迅速消失中。今年夏天高溫乾旱,牛奶產量銳減,買不到牛奶,所有家庭都受到牽連。

誰說暖化還是很遙遠的未來?它已經影響了你家裡的廚房。不只烏魚、黑鮪魚,餐桌上熟悉的美味海產幾乎全都因暖化而「乾坤大挪移」。「冷水性、好吃的魚種大量減少,暖水性、民眾比較不喜歡吃的魚種卻增加,」研究暖化二十年的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發現。

乾旱暴雨病蟲害,稻米難結穗。魚是肉眼可見的氣候難民,躺在餐桌上的菜餚,則是無聲無息的受災戶。極端氣候帶來的超強降雨或是酷熱乾旱,劇烈地改變了作物的生長環境。

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提醒,風災過後不到四個月,南台灣已出現乾旱,曾文水庫接近下限,蓄水率還不到五成。最近,水利署又發出警告,南部枯水期才剛開始就不下雨,明年年初的水荒會「非常嚴重」,一期稻作將可能會休耕。一下子大水,一下子大旱,作物熟悉的節氣全變了調。

不只是餐桌上的菜餚,生物也「用腳投票」,絕命大逃亡。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報告,熱帶地區物種往溫帶移動,低海拔物種往中海拔遷徙,地球將近三分之一的已知物種,將在本世紀結束前滅絕。地表平均溫度每上升一℃,就有一○%的物種面臨絕種危機。

蜜蜂失蹤,作物無法授粉。這兩年,全球各地陸續發生蜜蜂神祕消失的事件,引起科學界好奇、農業界恐慌。宜蘭養蜂產銷班班長黃東明說,蜜蜂搞失蹤,絕對是一件天大的事,因為人類賴以維生的一千三百多種作物中,有九成以上都要靠蜜蜂授粉。

研究植物的中研院院士周昌弘強調,物種「逃難」,是威脅地球生存的大問題。他坦言,物種的「政權輪替」,破壞台灣本地生物多樣性,「是另類佔領台灣。」暖化使得許多植物提早開花,花季拉長,牽動到昆蟲的活動,昆蟲又會帶來病原菌,引發生態系一連串連鎖反應。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沒有蜜蜂的春天。沒有烏魚的冬天。這一切不只是餐桌上少了幾樣菜,他們決定了我們這群氣候新難民的生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