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城中的紀念碑

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何鳳山先生

 

 

 

200868美國國會羅素大樓正展出「鳳凰的羽翼:何鳳山博士和奧地利猶太人援救」歷史文物。入口處斗大「鳳」字,剛勁有力的草書,似乎代表文物主人翁的性格。不遠的曼斯斐德廳中,美國、加拿大、中國還有猶太人輪番致詞,紀念這位獲以色列授予「義人」封號的已故外交官-何鳳山。 

 

 

何鳳山先生是第三位20007月正式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國際正義人士封號,他的名字被刻入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的「國際義人園」裏,2001123日,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舉行了隆重的「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先生紀念碑」揭碑儀式,石碑上刻著「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有歐洲歷史學家指出,指出何鳳山是解救猶太人最多的「義人」。

 

 

以色列政府頒授義人獎的其中兩個標準是,其人必須是確實冒險幫助猶太人,而又未曾收受金錢報酬。在這方面,外交官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他們享有外交豁免權,所以幫助猶太人而遇到的危險相對而言要小一些,但如果能確定他們的行為是違反其政府的訓令以致可能危及他們的事業前途時則符合標準。

 

 

何鳳山先生二次大戰期間是中華民國駐奧地利外交官,何先生救助猶太人,究竟是一種政府授意的行為,還是個人行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從19385月到19405月何鳳山出任中國駐奧地利總領事期間救助猶太人的確是一種高尚的個人行為,因為那時的國民黨政府與德國的關係十分密切,並不希望何鳳山因為向猶太人發放簽證而影響到兩國關係。

 

 

關於這段歷史,何鳳山在回憶錄《我的四十年外交生涯》中寫道:「自從奧地利被德國兼併後,惡魔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便變本加厲,奧地利猶太人的命運非常悲慘,迫害的事每天都在發生。當時美國一些宗教和慈善組織開始緊急救助猶太人,我一直與這些組織保持著密切聯系,我採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幫助猶太人。大量猶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來。」對於被後人稱譽為發放「生命簽證」的這段外交經歷,筆墨不多,書中寫道:「富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別人是很自然的事,從人性的角度看,這也是應該做的。」

 

  

對於很多人經常問何先生的女兒何曼禮女士問題「:為什麼何鳳山博士從不談論自己的義舉?」何曼禮女士深情回答道:「父親與他同年代的中國同胞一樣,為百年來中國曾經飽受外國帝國主義的羞辱和迫害而深感義憤,立志不讓這種羞辱繼續下去,所以,父親特別同情任何受到欺淩和迫害的人們.這也就是他單純的幫助猶太難民的理由。」何先生說過:「看到猶太人的厄運,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立場上,幫助他們也是應當的。」

 

在何女士心目中,充滿愛心和憐憫心,是父親最值得珍惜的特徵。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D%95%E5%87%A4%E5%B1%B1&variant=zh-hant#.E7.94.9F.E5.91.BD.E7.B0.BD.E8.AD.89

人民報

http://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5/2/40311b.html

cvn68的網誌

http://blog.udn.com/cvn68/1788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